漢朝的兩個明君,堪稱千古一帝,一位是漢武帝,另一位是漢宣帝。關於漢武帝都是家喻戶曉,但是對於漢宣帝,很多人可能印象有些模稜兩可,只知道這位君王非常優秀,但是也遺留下太多的謎團。在這些謎團之中,有一個特別讓人費解,甚至還讓漢宣帝背上了一個罪人的名號,那就是他在取得了巨大成效以後,居然沒有給自己的祖父翻案,不僅如此,漢宣帝還給自己的祖父,賜予了一個最為邪惡的謚號,那就是戾太子。戾太子劉據
要知道,中國人可是非常看重自己死後的稱呼,很多人為了這個稱呼奮鬥了一輩子,例如當年的漢武帝,又如曾經的秦始皇,在這些稱號之中,最好的莫過於太宗太祖和文帝武帝,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皇帝都有這樣的稱號。但是除了好的稱號以外,也有一些極度惡劣的稱號,其中就包括了漢宣帝給自己祖父的稱號,戾。
在歷史上只有兩個人曾經得到過這個稱號,一個是漢宣帝的祖父戾太子劉據,另一個是當年奪門之變被打敗的景泰帝。所以我們不難看出當年漢宣帝對於自己的祖父的這一行為,著實有著極其惡劣的影響,這就好像是在辱罵自己的先祖,認為他無能、暴力,而且是陰謀家。漢武帝
對於這一舉動實在是讓人難以理解,按理說作為一個正常的中國人,祖宗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天地君親師,除了皇帝以外,就是自己的祖宗最大。就算是在現代生活中,即使我們被別人問候了一句,父母也會氣的暴跳如雷,與別人爭執不休,更何況是在宗法制度非常濃厚的古代。
更重要的是,當時漢宣帝不是一個普通人,而是一個名正言順的皇帝,還是千古一帝級別的人物,他明明有能力為自己祖父沉冤得雪,為何他卻依舊要給予自己祖父一個最惡劣的名號呢?這一點曾經讓很多人看不透漢宣帝,覺得他是一個極為瘋狂的人。漢武帝
但其實仔細觀察裡面的歷史,就會發現,原來漢宣帝這麼做另有緣故。他犧牲自己祖宗的名號,背上不孝的罪行,是為了更加偉大的目的。或者說是為了當時的封建結構犧牲。要想理解這一點其實很簡單,當年的封建制度它的結構是一個金字塔,越往上面走人越多,而且權力越大,在這個金字塔的頂端,皇帝不僅要確保自己的絕對獨尊,而且還要保證自己的神聖性。
可能有的人就會說了,既然要保證自己的絕對性與神聖性,那麼侮辱自己的祖宗必然會降低自己的神聖性,這麼做不是在砸自己的腳嗎?其實不然。因為皇帝不僅僅是人,而且還是制度的化身,在人的角度,他必須要維護自己祖宗的尊嚴,不然他本身也會失去色彩,但作為制度的化身,他首先第一個要做的事情就是堅定的維護自己的制度。漢武帝為鞏固皇權
當年,他的祖父太子劉據,雖然是自衛行為,但是他卻挑戰了封建皇權的穩固性,以一個臣子的身份發動了對黃帝的叛變,這種行為無論在哪朝哪代都是殺頭的罪過,因此絕對不能對其進行歌頌,而且還應該嚴厲的打擊。
所以在對於自己祖宗的人性依賴,還有對於制度化身的冷酷無情這兩方面的選擇,漢宣帝必需要快刀斬亂麻,如果選擇維護自己的祖宗,那麼雖然自己先輩們的惡氣出了,但是他身為皇帝的統治性卻也遭到了挑戰。因為金字塔結構的封建制度,不允許有太多的人能往上面爬,只允許皇位之下各司其守皇帝一枝獨秀。漢武帝
因此倘若漢宣帝認可自己的祖宗,就是在容忍自己的大臣進行顛覆行動,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漢宣帝其實會遇到更大的麻煩,損失更多。按照現在的說法就是,過去的歷史包袱很容易會讓一個民族負重前行,如果不能處理好其中的關係,必然會導致一個民族和國家舉步維艱,漢宣帝也是如此,所以他決定放下包袱。漢武帝
更為重要的是漢宣帝作為一個真正的君王,他和漢武帝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很相似,為了天下可以捨棄親情,畢竟他們是嚴格制度的化身,所以,過去的恩恩怨怨早就一筆勾銷,所有的一切都得朝著封建皇權看齊。
在現實世界裡面,漢宣帝為了權力可以與自己的兒子發生衝突,更何況是早已逝去的祖宗,所以,一朝入朝為帝尊,再無情分可回首。古代帝王具有兩面性,一面是制度的冷酷,一面是身為宗法制的家庭人文性,但很明顯皇帝在進行選擇的時候,都會更加傾向於制度方面的冷酷性,因為要想做明君,就得嚴格執行國家社稷的綱常倫理。漢武帝
再回頭來看這件事情,當年的漢獻帝固然不忠不孝,但是他苦了祖宗卻維護了整個制度的穩固性,在一個封建王朝裡面,他不僅要有人性,也要有制度的公正性,任何人在任何環境之下,破壞封建制度都是一種違法的行為,為了這個所謂的金科玉律,任何皇帝都得以身作則。
所以說,當皇帝也不是一件輕易的事情,那為博褒姒一笑的周幽王毀家滅國就是很好的反面教材。當一個好皇帝要付出很多代價,犧牲常人所摯愛,而且要忍耐,要擔負為國為民的重任,漢宣帝無疑為做到這一點,舍心拋棄自己的祖宗。結語還是那句話,當一個人在足夠高度的時候,考慮的就不僅僅是家庭和人倫的,他考慮的是天下萬民,這就是中國古代制度的特點,也是皇權制度之下的一種限制。所以很多歷史學家感慨,權力越大的人責任越大,有多少享受就有多少付出,我們也應該看到這中間的利害關係,不要只嚮往權力而忘記了責任,這就是一個教訓。苟利益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參考文獻:
【宋】葉紹翁:《漢武帝》
【西漢】司馬遷:《史記》
宣帝給祖父謚號為戾,如此惡劣的稱號,抹黑先人的目的為何?
漢朝的兩個明君,堪稱千古一帝,一位是漢武帝,另一位是漢宣帝。關於漢武帝都是家喻戶曉,但是對於漢宣帝,很多人可能印象有些模稜兩可,只知道這位君王非常優秀,但是也遺留下太多的謎團。在這些謎團之中,有一個特別讓人費解,甚至還讓漢宣帝背上了一個罪人的名號,那就是他在取得了巨大成效以後,居然沒有給自己的祖父翻案,不僅如此,漢宣帝還給自己的祖父,賜予了一個最為邪惡的謚號,那就是戾太子。
戾太子劉據
要知道,中國人可是非常看重自己死後的稱呼,很多人為了這個稱呼奮鬥了一輩子,例如當年的漢武帝,又如曾經的秦始皇,在這些稱號之中,最好的莫過於太宗太祖和文帝武帝,歷史上赫赫有名的皇帝都有這樣的稱號。但是除了好的稱號以外,也有一些極度惡劣的稱號,其中就包括了漢宣帝給自己祖父的稱號,戾。
在歷史上只有兩個人曾經得到過這個稱號,一個是漢宣帝的祖父戾太子劉據,另一個是當年奪門之變被打敗的景泰帝。所以我們不難看出當年漢宣帝對於自己的祖父的這一行為,著實有著極其惡劣的影響,這就好像是在辱罵自己的先祖,認為他無能、暴力,而且是陰謀家。
漢武帝
對於這一舉動實在是讓人難以理解,按理說作為一個正常的中國人,祖宗是非常重要的存在,天地君親師,除了皇帝以外,就是自己的祖宗最大。就算是在現代生活中,即使我們被別人問候了一句,父母也會氣的暴跳如雷,與別人爭執不休,更何況是在宗法制度非常濃厚的古代。
更重要的是,當時漢宣帝不是一個普通人,而是一個名正言順的皇帝,還是千古一帝級別的人物,他明明有能力為自己祖父沉冤得雪,為何他卻依舊要給予自己祖父一個最惡劣的名號呢?這一點曾經讓很多人看不透漢宣帝,覺得他是一個極為瘋狂的人。
漢武帝
但其實仔細觀察裡面的歷史,就會發現,原來漢宣帝這麼做另有緣故。他犧牲自己祖宗的名號,背上不孝的罪行,是為了更加偉大的目的。或者說是為了當時的封建結構犧牲。要想理解這一點其實很簡單,當年的封建制度它的結構是一個金字塔,越往上面走人越多,而且權力越大,在這個金字塔的頂端,皇帝不僅要確保自己的絕對獨尊,而且還要保證自己的神聖性。
可能有的人就會說了,既然要保證自己的絕對性與神聖性,那麼侮辱自己的祖宗必然會降低自己的神聖性,這麼做不是在砸自己的腳嗎?其實不然。因為皇帝不僅僅是人,而且還是制度的化身,在人的角度,他必須要維護自己祖宗的尊嚴,不然他本身也會失去色彩,但作為制度的化身,他首先第一個要做的事情就是堅定的維護自己的制度。
漢武帝為鞏固皇權
當年,他的祖父太子劉據,雖然是自衛行為,但是他卻挑戰了封建皇權的穩固性,以一個臣子的身份發動了對黃帝的叛變,這種行為無論在哪朝哪代都是殺頭的罪過,因此絕對不能對其進行歌頌,而且還應該嚴厲的打擊。
所以在對於自己祖宗的人性依賴,還有對於制度化身的冷酷無情這兩方面的選擇,漢宣帝必需要快刀斬亂麻,如果選擇維護自己的祖宗,那麼雖然自己先輩們的惡氣出了,但是他身為皇帝的統治性卻也遭到了挑戰。因為金字塔結構的封建制度,不允許有太多的人能往上面爬,只允許皇位之下各司其守皇帝一枝獨秀。
漢武帝
因此倘若漢宣帝認可自己的祖宗,就是在容忍自己的大臣進行顛覆行動,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漢宣帝其實會遇到更大的麻煩,損失更多。按照現在的說法就是,過去的歷史包袱很容易會讓一個民族負重前行,如果不能處理好其中的關係,必然會導致一個民族和國家舉步維艱,漢宣帝也是如此,所以他決定放下包袱。
漢武帝
更為重要的是漢宣帝作為一個真正的君王,他和漢武帝其實在某種程度上很相似,為了天下可以捨棄親情,畢竟他們是嚴格制度的化身,所以,過去的恩恩怨怨早就一筆勾銷,所有的一切都得朝著封建皇權看齊。
在現實世界裡面,漢宣帝為了權力可以與自己的兒子發生衝突,更何況是早已逝去的祖宗,所以,一朝入朝為帝尊,再無情分可回首。古代帝王具有兩面性,一面是制度的冷酷,一面是身為宗法制的家庭人文性,但很明顯皇帝在進行選擇的時候,都會更加傾向於制度方面的冷酷性,因為要想做明君,就得嚴格執行國家社稷的綱常倫理。
漢武帝
再回頭來看這件事情,當年的漢獻帝固然不忠不孝,但是他苦了祖宗卻維護了整個制度的穩固性,在一個封建王朝裡面,他不僅要有人性,也要有制度的公正性,任何人在任何環境之下,破壞封建制度都是一種違法的行為,為了這個所謂的金科玉律,任何皇帝都得以身作則。
所以說,當皇帝也不是一件輕易的事情,那為博褒姒一笑的周幽王毀家滅國就是很好的反面教材。當一個好皇帝要付出很多代價,犧牲常人所摯愛,而且要忍耐,要擔負為國為民的重任,漢宣帝無疑為做到這一點,舍心拋棄自己的祖宗。
結語
還是那句話,當一個人在足夠高度的時候,考慮的就不僅僅是家庭和人倫的,他考慮的是天下萬民,這就是中國古代制度的特點,也是皇權制度之下的一種限制。所以很多歷史學家感慨,權力越大的人責任越大,有多少享受就有多少付出,我們也應該看到這中間的利害關係,不要只嚮往權力而忘記了責任,這就是一個教訓。苟利益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參考文獻:
【宋】葉紹翁:《漢武帝》
【西漢】司馬遷:《史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