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蘇兩國從昔日親密無間的同盟成了針鋒相對的敵人,雙方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展開長期的對抗,史稱美蘇爭霸(美蘇冷戰)。而我國歷史上也有一段「美蘇爭霸」時期,雙方同樣在軍事、政治、經濟等方面展開長期對抗,這段對抗最終同樣以另一方解體而告終,這便是春秋時期的晉楚百年爭霸。
自從周平王「辟戎寇,遷都於洛邑」之後,王室日漸頹廢,歷史進入了大爭之世的春秋時期,「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春秋時期的主旋律是諸侯爭霸,而諸侯爭霸的主旋律則是晉楚爭霸。《春秋左傳注》作者楊伯峻先生說曾說,「一部春秋史就是晉、楚兩國史,晉、楚兩國史就是一部春秋史」。晉、楚兩國的霸業之爭在春秋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晉楚兩國形勢圖
晉楚兩國的歷史及其各自的霸業歷程在整個春秋爭霸的過程中,影響範圍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是一南一北兩大強國晉、楚之間的對抗。從公元前632年晉楚城濮之戰開始算起,到公元前546年晉楚第二次弭兵為止,持續時間近百年。
· 晉國的歷史及霸業歷程
周成王在公元前1033年封其弟叔虞於唐國,其後又將唐國遷於晉水旁,故改國名為晉國。此後史料中並未對晉國有過多的記載,只知其乃周王室「眾建親戚,以藩屏周」中的重要一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所殺,晉國抓住機遇,自此才得以在諸侯中嶄露頭角。晉文侯擁戴周平王即位,並護送其東遷洛邑,周平王乃命其與鄭武公一同輔佐周王室。晉國雖然初露頭角,但其實力在諸侯中並不出眾。
《左傳》記載春秋初期,「晉,勢微甚,其土又小,大國在側」,可見當時晉國的窘狀。直到公元前677晉獻公即位之後,對內消滅了公室勢力,使國君得以獨攬大權,對外擴充軍備,走上了兼并的道路。晉獻公相繼滅掉耿、霍、魏、貌、虞等國,「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使晉國版圖迅速擴大。晉文公即位後,勵精圖治,政權趨於穩定,在諸侯國中的影響日益顯著。而此時第一任霸主齊桓公去世多時,晉文公向著霸主之位發起了衝擊。晉文公向霸主之位發起了衝擊
· 楚國的歷史及霸業歷程
楚人早在商朝末年就已臣服於周,並在周武王滅商時立有大功,「周成王舉文、武勤勞之後嗣,而封熊繹於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居丹陽」。在中原列國看來,楚國只不過是位於江漢流域的蠻夷之國,區區子爵,毫不引人注意。但楚國是一個雄心勃勃、不甘於沉寂的國家,《左傳》記載了周昭王屢次南征楚國的事情。到了西周末期,楚國已有不臣之心,不滿於作為一個子男之國,希望能夠得到更高的地位。
進入春秋時期,楚君熊通再一次向周王室要求提高政治待遇,「我蠻夷也,今諸侯皆為叛相侵,或相殺。我有敝甲,欲以觀中國之政,請王室尊吾號」。在其要求遭到拒絕後,「熊通乃自立,是為楚武王,於是始開淮地而有之」,可見楚國己有相當的軍事實力。數年之後,「楚強,陵江漢間小國,小國皆畏之;十一年,齊桓公稱霸,楚亦始大」。中原地區己陷入混亂,楚國的實力卻在不斷地膨脹。
公元前671年,楚成王即位後,「布德施惠,結舊好於諸侯」。當時齊桓公的霸業正盛,楚國與之針鋒相對,盟於召陵而還,召陵之盟是楚國與中原大國的第一次交鋒,並且是面對當時正在顛峰期的齊國。齊桓公去世之後,不自量力的宋襄公欲接過霸主之位,此舉惹怒了國勢正蓬勃發展的楚國。楚成王於泓水之戰中大敗宋襄公,中原地區的鄭、宋、蔡等大國都己經歸順了楚國,其對中原的威脅與日俱增。泓水之戰中的宋襄公
晉楚爭霸的交替與紛爭時期至此,北方的晉國與南方的楚國相繼興起,兩強相爭已經不可避免,晉楚百年爭霸正式開始。
· 晉文公稱霸與晉國的霸業
晉獻公死後晉國陷入長期的內亂,公元前636年,晉文公即位後,以寬厚的態度處理內政,安定了人心,使晉國的政權很快得到了穩固。晉文公的目的是成為新的霸主,為此他作出兩個重要的決策。第一,朝見周天子以獲取良好的聲譽;第二,積極向外用兵,以實現自己的霸業。當時,周王室發生內亂,周襄王避難於鄭國,狐堰對晉文公說「求諸侯,莫如勤王……繼文之業而宣於諸侯,今為可矣」。
晉文公採納了狐堰的建議,派兵迎接周襄王回國複位,並親自朝見周襄王。此舉不但使晉文公在諸侯中威信大漲,周襄王還賜給晉文公陽樊、溫、原、橫茅四個原屬於王室的土地,這四地戰略位置極其重要,為晉國稱霸提供了進一步的便利。此時正值齊桓霸業己衰,宋襄圖霸失敗,南方的楚國氣勢正盛,不斷北上,意欲彌補齊桓公留下的空缺。公元前633年,楚成王率領陳、蔡、鄭、許圍宋,宋國向晉國告急。晉楚城濮之戰示意圖
晉國大將先軫認為這是一個歷史性的關鍵時刻,「報施救患,取威定霸,於是乎在矣」。晉文公聽從了其建議,經過一系列的準備,與楚成王在城濮展開決戰,一舉擊潰楚國。在隨後召開的踐土之盟中,晉文公被周襄王冊命為「伯」,初步實現了自己的霸業。此後晉設五軍,實力進一步增強,楚國因晉勢力漸盛,與晉講和。晉文公去世後,即位的晉襄公為了維護既定的霸業,接連挫敗了秦、狄的侵擾,聲勢大震。
晉國還聯合陳、鄭二國討伐歸附楚的許國,楚國出兵救許,與晉國夾泜而軍,雖未戰而歸,晉國仍佔有上風。晉襄公晚年,楚國不斷向中原用兵,相繼滅掉江、六等國,又生起北上的念頭。晉襄公去世後,國內產生繼嗣之爭,國君幼小,大夫掌權,內亂不斷,楚國趁機而起。尤其楚大夫范看到了晉國靈公即位後的衰落跡象,對楚穆王(楚莊王父親)說「晉君少,不在諸侯,北方可圖也」。
· 楚莊王稱霸與楚國的霸業
公元前618年,楚穆王伐鄭,逼迫鄭國歸附與楚講和,次年又率領鄭、蔡、陳之師伐宋,扣留了傾向晉國的舒、宗兩國國君,顯示出咄咄逼人的氣勢。晉國當即還以顏色,在新城召集魯、宋、衛、陳、許、曹等國會盟。中原諸國仍然向晉,說明晉國雖中衰,但餘威尚在。就在晉國召開新城之盟的同一年,雄才大略的楚莊王即位,他迅速地掃清了即位初期國內的動蕩,並果斷地對國內的進行改革。楚莊王問鼎
楚莊王「聽政,所誅者數百人,所進者數百人,任伍舉、蘇從以政,國人大說」,並在此基礎上,積極對外圖霸。面對楚的強盛,鄭國私下與楚結盟,楚鄭聯軍與晉軍戰於北林,晉國敗而退兵。在此後的一系列軍事行動中,由於鄭國與楚的聯合,晉國始終沒有佔到便宜,可見此時晉己「不競於楚」。趁著良好的勢頭,公元前606年,楚莊王攻打陸渾之戎,陳兵洛邑,並向周王室問鼎之輕重,顯示出了更大的野心。
雖然隨後由於楚國內部發生變亂,鄭國又在晉楚之間發生動搖。但是公元前601年,在楚國平定了內亂並排除了周邊小國的叛亂後,全力向北征戰,為自己的霸業開始了鬥爭。楚國接連征服了陳、鄭、宋等國,與晉國又一次正面地擺開了陣勢。公元前597年,楚軍在邲大敗晉軍,軍事實力超過了晉國。邲之戰後,楚莊王與魯、秦、宋、齊、鄭、衛、陳、蔡、許等十四國盟於蜀,爭霸事業達到了顛峰。
然而,晉國在邲之戰中大敗並非說明晉國的衰落,而是由於當時軍事思想的不統一與主帥指揮的失誤,加之在此期間赤狄的侵襲。公元前594年,晉國開始對赤狄進行反擊,直到公元前588年,最後擊敗了赤狄的余部。晉國的力量開始增長,在楚國召集蜀之盟的第二年即出兵伐鄭,並於公元前586年冬,召集齊、魯、宋、衛、鄭、曹、杞等國在蟲牢會盟,以彰顯國威。楚國蜀之盟和晉國蟲牢之盟
晉楚兩國爭霸的僵持階段通過蜀與蟲牢兩次會盟我們可以看出,晉楚兩國實力相差無幾,處於相持之勢,在這種情況下,弭兵現象應運而生。
· 晉楚第一次蜜月期
長期爭霸帶來的連年的軍事行動使晉楚兩國都不堪重負,於是兩國開始尋求和解。公元前582年,晉國釋放了被俘的楚樂師鍾儀,楚國也派公子辰去晉國講和,兩國關係開始好轉。宋國大夫華元既與楚令尹子重友好,也與晉大臣奕武子交好,獲悉兩國交好的意思後,主動地充當了兩國的信使,積極促成晉楚的和解。公元前579年,晉與楚在宋國的西門會盟,實現了多年的爭戰後的第一次「蜜月期」。
但是這次「蜜月期」卻沒有實現長久的和平,西門之盟僅隔了三年,公元前576年,楚共王就無視盟約出兵攻打鄭國,重新燃起了戰火。晉國見楚國率先背棄盟約,立即糾集齊、宋、衛、鄭等國與吳國在鍾離會盟,商討對付楚國之策。大夫申公巫臣向晉悼公建議,扶持吳王壽夢,共同對付楚國。吳國的崛起成為楚國的心腹大患,楚國從此腹背受敵,疲於奔命,北上圖霸的意圖受到了極大的限制。晉國扶持吳國,崛起的吳國時常侵擾楚國
· 晉楚第二次蜜月期
迫於晉吳同盟的巨大壓力,楚國不得不尋找可靠的盟友,與秦國聯姻,兩國逐漸交好。至此,晉國、吳國與楚國、秦國的兩大軍事同盟形成對峙。長期的對峙使得夾在兩大同盟之間的諸侯國苦不堪言,都希望能有一個和平環境的出現,第二次餌兵被提上日程。這次充當調解人的仍然是宋國,宋國大夫向戌與晉國的執政趙武、楚令尹屈建同時交好,向戌本人也欲藉此提高自己的威望,因而也樂於促成此事。
公元前546年夏,晉、楚雙方共同召集魯、齊、秦、蔡、衛、陳、鄭、許、曹等國於宋,參加弭兵之盟。此次弭兵之盟,基本結束了晉楚之間的長期爭霸,兩國進入第二次蜜月期,同時中原地區也出現了難得的和平。而至此之後,晉國與楚國都相繼失去了往日的霸主地位,由晉楚扶持的兩個小國吳國、越國,反客為主成為春秋末期爭霸的主角。一直到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晉楚爭霸才正式告終。晉楚弭兵之盟
結語晉楚兩國,一個位於黃河以北、靠近戎狄的北方大國,另一個則位於長江流域、身處蠻夷包圍中的南方大國。兩國並不接壤,中間仍然散居著為數眾多的中小諸侯國。所以,爭取中原諸國的支持實際上就成了晉國與楚國爭霸的焦點。作為主角的晉楚兩國實力相差並不懸殊,任何一方也都只能取得對方暫時的屈服。縱觀晉楚百年爭霸,雙方都有過稱霸的輝煌與失霸的黯淡,也有著霸業的交替上升與相持情況下出現的弭兵現象。參考文獻童書業,《春秋史》,中華書局,2002年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公羊高,《春秋公羊傳》,中華書局,1980年
顧棟高,《春秋大事表》,中華書局,1995年
春秋時期的「美蘇爭霸」——晉楚百年爭霸
引言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蘇兩國從昔日親密無間的同盟成了針鋒相對的敵人,雙方在政治、軍事、經濟、文化等多方面展開長期的對抗,史稱美蘇爭霸(美蘇冷戰)。而我國歷史上也有一段「美蘇爭霸」時期,雙方同樣在軍事、政治、經濟等方面展開長期對抗,這段對抗最終同樣以另一方解體而告終,這便是春秋時期的晉楚百年爭霸。
自從周平王「辟戎寇,遷都於洛邑」之後,王室日漸頹廢,歷史進入了大爭之世的春秋時期,「齊、楚、秦、晉始大,政由方伯」。春秋時期的主旋律是諸侯爭霸,而諸侯爭霸的主旋律則是晉楚爭霸。《春秋左傳注》作者楊伯峻先生說曾說,「一部春秋史就是晉、楚兩國史,晉、楚兩國史就是一部春秋史」。晉、楚兩國的霸業之爭在春秋史上留下了濃重的一筆。
晉楚兩國形勢圖
晉楚兩國的歷史及其各自的霸業歷程在整個春秋爭霸的過程中,影響範圍最大、持續時間最長的,是一南一北兩大強國晉、楚之間的對抗。從公元前632年晉楚城濮之戰開始算起,到公元前546年晉楚第二次弭兵為止,持續時間近百年。
· 晉國的歷史及霸業歷程
周成王在公元前1033年封其弟叔虞於唐國,其後又將唐國遷於晉水旁,故改國名為晉國。此後史料中並未對晉國有過多的記載,只知其乃周王室「眾建親戚,以藩屏周」中的重要一環。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犬戎所殺,晉國抓住機遇,自此才得以在諸侯中嶄露頭角。晉文侯擁戴周平王即位,並護送其東遷洛邑,周平王乃命其與鄭武公一同輔佐周王室。晉國雖然初露頭角,但其實力在諸侯中並不出眾。
《左傳》記載春秋初期,「晉,勢微甚,其土又小,大國在側」,可見當時晉國的窘狀。直到公元前677晉獻公即位之後,對內消滅了公室勢力,使國君得以獨攬大權,對外擴充軍備,走上了兼并的道路。晉獻公相繼滅掉耿、霍、魏、貌、虞等國,「並國十七,服國三十八」,使晉國版圖迅速擴大。晉文公即位後,勵精圖治,政權趨於穩定,在諸侯國中的影響日益顯著。而此時第一任霸主齊桓公去世多時,晉文公向著霸主之位發起了衝擊。
晉文公向霸主之位發起了衝擊
· 楚國的歷史及霸業歷程
楚人早在商朝末年就已臣服於周,並在周武王滅商時立有大功,「周成王舉文、武勤勞之後嗣,而封熊繹於楚蠻,封以子男之田,居丹陽」。在中原列國看來,楚國只不過是位於江漢流域的蠻夷之國,區區子爵,毫不引人注意。但楚國是一個雄心勃勃、不甘於沉寂的國家,《左傳》記載了周昭王屢次南征楚國的事情。到了西周末期,楚國已有不臣之心,不滿於作為一個子男之國,希望能夠得到更高的地位。
進入春秋時期,楚君熊通再一次向周王室要求提高政治待遇,「我蠻夷也,今諸侯皆為叛相侵,或相殺。我有敝甲,欲以觀中國之政,請王室尊吾號」。在其要求遭到拒絕後,「熊通乃自立,是為楚武王,於是始開淮地而有之」,可見楚國己有相當的軍事實力。數年之後,「楚強,陵江漢間小國,小國皆畏之;十一年,齊桓公稱霸,楚亦始大」。中原地區己陷入混亂,楚國的實力卻在不斷地膨脹。
公元前671年,楚成王即位後,「布德施惠,結舊好於諸侯」。當時齊桓公的霸業正盛,楚國與之針鋒相對,盟於召陵而還,召陵之盟是楚國與中原大國的第一次交鋒,並且是面對當時正在顛峰期的齊國。齊桓公去世之後,不自量力的宋襄公欲接過霸主之位,此舉惹怒了國勢正蓬勃發展的楚國。楚成王於泓水之戰中大敗宋襄公,中原地區的鄭、宋、蔡等大國都己經歸順了楚國,其對中原的威脅與日俱增。
泓水之戰中的宋襄公
晉楚爭霸的交替與紛爭時期至此,北方的晉國與南方的楚國相繼興起,兩強相爭已經不可避免,晉楚百年爭霸正式開始。
· 晉文公稱霸與晉國的霸業
晉獻公死後晉國陷入長期的內亂,公元前636年,晉文公即位後,以寬厚的態度處理內政,安定了人心,使晉國的政權很快得到了穩固。晉文公的目的是成為新的霸主,為此他作出兩個重要的決策。第一,朝見周天子以獲取良好的聲譽;第二,積極向外用兵,以實現自己的霸業。當時,周王室發生內亂,周襄王避難於鄭國,狐堰對晉文公說「求諸侯,莫如勤王……繼文之業而宣於諸侯,今為可矣」。
晉文公採納了狐堰的建議,派兵迎接周襄王回國複位,並親自朝見周襄王。此舉不但使晉文公在諸侯中威信大漲,周襄王還賜給晉文公陽樊、溫、原、橫茅四個原屬於王室的土地,這四地戰略位置極其重要,為晉國稱霸提供了進一步的便利。此時正值齊桓霸業己衰,宋襄圖霸失敗,南方的楚國氣勢正盛,不斷北上,意欲彌補齊桓公留下的空缺。公元前633年,楚成王率領陳、蔡、鄭、許圍宋,宋國向晉國告急。
晉楚城濮之戰示意圖
晉國大將先軫認為這是一個歷史性的關鍵時刻,「報施救患,取威定霸,於是乎在矣」。晉文公聽從了其建議,經過一系列的準備,與楚成王在城濮展開決戰,一舉擊潰楚國。在隨後召開的踐土之盟中,晉文公被周襄王冊命為「伯」,初步實現了自己的霸業。此後晉設五軍,實力進一步增強,楚國因晉勢力漸盛,與晉講和。晉文公去世後,即位的晉襄公為了維護既定的霸業,接連挫敗了秦、狄的侵擾,聲勢大震。
晉國還聯合陳、鄭二國討伐歸附楚的許國,楚國出兵救許,與晉國夾泜而軍,雖未戰而歸,晉國仍佔有上風。晉襄公晚年,楚國不斷向中原用兵,相繼滅掉江、六等國,又生起北上的念頭。晉襄公去世後,國內產生繼嗣之爭,國君幼小,大夫掌權,內亂不斷,楚國趁機而起。尤其楚大夫范看到了晉國靈公即位後的衰落跡象,對楚穆王(楚莊王父親)說「晉君少,不在諸侯,北方可圖也」。
· 楚莊王稱霸與楚國的霸業
公元前618年,楚穆王伐鄭,逼迫鄭國歸附與楚講和,次年又率領鄭、蔡、陳之師伐宋,扣留了傾向晉國的舒、宗兩國國君,顯示出咄咄逼人的氣勢。晉國當即還以顏色,在新城召集魯、宋、衛、陳、許、曹等國會盟。中原諸國仍然向晉,說明晉國雖中衰,但餘威尚在。就在晉國召開新城之盟的同一年,雄才大略的楚莊王即位,他迅速地掃清了即位初期國內的動蕩,並果斷地對國內的進行改革。
楚莊王問鼎
楚莊王「聽政,所誅者數百人,所進者數百人,任伍舉、蘇從以政,國人大說」,並在此基礎上,積極對外圖霸。面對楚的強盛,鄭國私下與楚結盟,楚鄭聯軍與晉軍戰於北林,晉國敗而退兵。在此後的一系列軍事行動中,由於鄭國與楚的聯合,晉國始終沒有佔到便宜,可見此時晉己「不競於楚」。趁著良好的勢頭,公元前606年,楚莊王攻打陸渾之戎,陳兵洛邑,並向周王室問鼎之輕重,顯示出了更大的野心。
雖然隨後由於楚國內部發生變亂,鄭國又在晉楚之間發生動搖。但是公元前601年,在楚國平定了內亂並排除了周邊小國的叛亂後,全力向北征戰,為自己的霸業開始了鬥爭。楚國接連征服了陳、鄭、宋等國,與晉國又一次正面地擺開了陣勢。公元前597年,楚軍在邲大敗晉軍,軍事實力超過了晉國。邲之戰後,楚莊王與魯、秦、宋、齊、鄭、衛、陳、蔡、許等十四國盟於蜀,爭霸事業達到了顛峰。
然而,晉國在邲之戰中大敗並非說明晉國的衰落,而是由於當時軍事思想的不統一與主帥指揮的失誤,加之在此期間赤狄的侵襲。公元前594年,晉國開始對赤狄進行反擊,直到公元前588年,最後擊敗了赤狄的余部。晉國的力量開始增長,在楚國召集蜀之盟的第二年即出兵伐鄭,並於公元前586年冬,召集齊、魯、宋、衛、鄭、曹、杞等國在蟲牢會盟,以彰顯國威。
楚國蜀之盟和晉國蟲牢之盟
晉楚兩國爭霸的僵持階段通過蜀與蟲牢兩次會盟我們可以看出,晉楚兩國實力相差無幾,處於相持之勢,在這種情況下,弭兵現象應運而生。
· 晉楚第一次蜜月期
長期爭霸帶來的連年的軍事行動使晉楚兩國都不堪重負,於是兩國開始尋求和解。公元前582年,晉國釋放了被俘的楚樂師鍾儀,楚國也派公子辰去晉國講和,兩國關係開始好轉。宋國大夫華元既與楚令尹子重友好,也與晉大臣奕武子交好,獲悉兩國交好的意思後,主動地充當了兩國的信使,積極促成晉楚的和解。公元前579年,晉與楚在宋國的西門會盟,實現了多年的爭戰後的第一次「蜜月期」。
但是這次「蜜月期」卻沒有實現長久的和平,西門之盟僅隔了三年,公元前576年,楚共王就無視盟約出兵攻打鄭國,重新燃起了戰火。晉國見楚國率先背棄盟約,立即糾集齊、宋、衛、鄭等國與吳國在鍾離會盟,商討對付楚國之策。大夫申公巫臣向晉悼公建議,扶持吳王壽夢,共同對付楚國。吳國的崛起成為楚國的心腹大患,楚國從此腹背受敵,疲於奔命,北上圖霸的意圖受到了極大的限制。
晉國扶持吳國,崛起的吳國時常侵擾楚國
· 晉楚第二次蜜月期
迫於晉吳同盟的巨大壓力,楚國不得不尋找可靠的盟友,與秦國聯姻,兩國逐漸交好。至此,晉國、吳國與楚國、秦國的兩大軍事同盟形成對峙。長期的對峙使得夾在兩大同盟之間的諸侯國苦不堪言,都希望能有一個和平環境的出現,第二次餌兵被提上日程。這次充當調解人的仍然是宋國,宋國大夫向戌與晉國的執政趙武、楚令尹屈建同時交好,向戌本人也欲藉此提高自己的威望,因而也樂於促成此事。
公元前546年夏,晉、楚雙方共同召集魯、齊、秦、蔡、衛、陳、鄭、許、曹等國於宋,參加弭兵之盟。此次弭兵之盟,基本結束了晉楚之間的長期爭霸,兩國進入第二次蜜月期,同時中原地區也出現了難得的和平。而至此之後,晉國與楚國都相繼失去了往日的霸主地位,由晉楚扶持的兩個小國吳國、越國,反客為主成為春秋末期爭霸的主角。一直到公元前403年,韓趙魏三家分晉,晉楚爭霸才正式告終。
晉楚弭兵之盟
結語
晉楚兩國,一個位於黃河以北、靠近戎狄的北方大國,另一個則位於長江流域、身處蠻夷包圍中的南方大國。兩國並不接壤,中間仍然散居著為數眾多的中小諸侯國。所以,爭取中原諸國的支持實際上就成了晉國與楚國爭霸的焦點。作為主角的晉楚兩國實力相差並不懸殊,任何一方也都只能取得對方暫時的屈服。縱觀晉楚百年爭霸,雙方都有過稱霸的輝煌與失霸的黯淡,也有著霸業的交替上升與相持情況下出現的弭兵現象。
參考文獻
童書業,《春秋史》,中華書局,2002年
馮夢龍,《東周列國志》,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
公羊高,《春秋公羊傳》,中華書局,1980年
顧棟高,《春秋大事表》,中華書局,199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