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最近,在育兒圈的家長口中,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
「十個媽九個嘮,還有一個不嘮的,是因為爸爸嘮」。其實,在現實的家庭教育中,嘮叨已成了許多父母對孩子的常態式教育,似乎成了嘮叨得越多,就越能傳遞出父母們對孩子的關心,並且孩子也會更容易理解和「聽話」。深以為然!「嘮叨」真的有如此神奇的效果嗎?事實上,「嘮叨」真正含義就是指曾經說過的一些話,在當時並沒有產生任何的作用效果,從而由此引發的再一次或多次的重複說教。
所以,由此可以明顯的看出,「嘮叨」的出發點也許是好的,但從收效結果來說,卻是一種十分無效的教育方式。那麼,既然「嘮叨」的這種教育方式是無效的,為什麼父母還不依不饒的會經常性的使用呢?
過度嘮叨,是對孩子的極度懷疑在今年的國慶節假期,我帶著孩子和附近幾個人一起組團去外地遊玩,我們就在旅行社指定的地點進行了集合,剛到那裡,恰好對面趕來了一對母女,孩子大概有7、8歲左右的樣子,但明顯的感覺到神情叛逆,一臉都不耐煩的樣子。
可在旁邊的媽媽卻陪著笑臉,一直都在給小女孩不停的說著什麼。然後在上車後,整個車上就只有我兒子和那個小女孩兩個小孩子,不一會那個小女孩就主動的和我兒子打起了招呼,還邀請兒子過去和她坐在了一塊兒。可是後來在旅行開始後,那個小女孩的媽媽就像打開的「說話的機器」一樣,一直就跟在小女孩的屁股後面不停的嘮叨著:
寶貝,別急,你要跑慢點兒,人多了小心待會兒走丟了;快點把頭髮給綁起來,你就不會那麼熱了;已經給你說了多少次了,在吃飯之前一定要洗手的……終於,在旅行的最後一天吃晚飯時,那個小女孩才剛吃還沒兩口飯,她媽媽又急忙在旁邊說:「你吃慢點不行嗎,又沒人在跟你搶,急什麼呢」。
可是,還沒等她媽媽把話說完,小女孩就當著眾人的面,把碗和筷子使勁的往媽媽面前推了過去,然後氣呼呼地轉身就回到房間去了。此時,在大家神態各異,驚訝的眼神里,小女孩媽媽滿臉的「尷尬」,想去安慰下她,都找不到可以伸手的地方。常言道:
養兒一百歲,常憂九十九。其實,這麼大的孩子了,的確也是會有很多不讓人省心的地方,但是這位媽媽的「人盯人式」的「嘮叨」,讓我都會覺得真像一隻蒼蠅一樣時刻在耳邊嗡嗡作響,可想而知,作為一個七、八歲左右的孩子哪裡能聽得進去她那嘮叨式的教育呢。
而且在她的話語里,可以聽得出幾乎儘是對孩子的不信任,似乎一旦孩子沒有了她的所謂提醒和指示,便會什麼事都做不了一樣。著名作家劉震雲曾在一次論壇上提到自己在家庭親子教育時,就非常的反感運用那種嘮叨式的教育。事實上,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那種「嘮叨式」的教育,究其本質在是在育兒過程中所產生的種種焦慮感,對孩子的未來沒有把握,並且也沒有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和發泄口,從而就幻化成了一種不良的負面情緒,在無形之中轉嫁給了孩子。當然,如果在孩子年齡較小的時候,父母適當的採用「嘮叨」的方式,的確是可以起到一定的提醒和保護的作用,但是當孩子慢慢長大以後,隨著孩子個人的自主能力越來越強,自我性格突出以後,這種曾經的「嘮叨」在他們看來就會成為一種負擔,一種十分反感的方式。從而就會造成:一方面給孩子帶來了困擾,在他們想去遵循自己的內心和父母的要求時,不知道應該如何作出正確的選擇。
另一方面,在父母的各種嘮叨里,充滿了許多的負面情緒和不信任感,就會讓孩子對自己失去信心,從而極容易產生一種逆叛的心理。
嘮叨和語言暴力的距離很近曾在知乎上有一個這樣的問題:最反感父母是什麼時候?在下面評論中最高贊就是「父母嘮叨」的時候。由此可見,在一個人厭煩,極度反感對方時,又怎麼可能聽得進去對方的言語呢!事實上,「嘮叨」不僅不會讓人能依據你的話語去改變他自己,而且嘮叨和語言暴力之間的距離也非常的接近,中間就只隔著「無限重複」這四個字而已。在家庭育兒中,很多的父母一般都是採用套路式的教育方式,先輕言細語、打感情牌等方式,來對孩子進行苦口婆心的擺事實、講道理,但凡孩子如果沒有一丁點的轉變,然後父母就會變為正式的嘮叨,而且聲音也會變得越來越大聲,話語的內容也會越來越難聽。一步一步的緊緊的逼近。「嘮叨」就彷彿成了父母每天都會上演的「獨角戲」,很多時候而且還要強行的讓孩子作為觀眾,投入的觀看和配合到這一場景中去。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就即使是成年人都難以忍受的「嘮叨」,叫孩子又怎麼可能做得到呢,此時,父母看到孩子「油鹽不進、屢教不改」的樣子,原來的一線希望卻在一點點的變成了失望,所以,在情緒上自然是會受到嚴重的打擊的。在生活中,當一個人在情緒不穩定時,於是說話的語氣、神情、內容等等,便會朝著難以控制,且可憎可惡的方向去發展。在網路上也有人曾這樣去比喻「嘮叨」:
在魔鬼發明的那些所有惡毒辦法中,只有嘮叨才是最厲害的。它就像眼鏡蛇毒一樣,總是具有毀滅性,置人於死地。的確,嘮叨就像是潛伏在空氣中的一種慢性毒藥一樣,最開始以「碎碎念」的形式,出現在父母與子女之間。
漸漸地,一旦嘮叨變得無力之後,就會升級成為可怕的「語言暴力」,最後就會滲透到孩子的生活中。讓孩子被迫在自我、道德、情感、自信中糾結盤旋著,不知該如何做出選擇,無所適從。
聰明的父母,從不跟孩子「多說一句話」其實,很多家長的這種「嘮叨式」教育,在心理學上,是把它定義為一個名詞叫「超限效應」。
超限效應是指剌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這就好比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對花錢沒有計劃,看到什麼就去買什麼,結果就會發現錢在無形中會越來越少,等到要用時,就捉襟見肘,也看不到錢的力量了。同樣的道理,在家庭教育中,語言的力量也是同樣如此,並不是說得越多,就越能起作用,而是能否打通彼此間溝通的通道。
超限效應在家庭教育中時常都有發生的。比如:
當孩子某次因為不用心而沒有考好時,父母就會一次、兩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的重複著對一件事作出同樣的批評,從而就會使孩子從內疚的不安再到不耐煩,到最後就會很反感討厭。一旦被「逼急」了,就會出現「我偏要這樣」的反抗心理和行為。
因為孩子一旦受到了批評之後,總是需要有一段時間才能夠去恢復心理的平衡,當受到重複的批評時,在他的心裡就會嘀咕:「怎麼老是這樣對我呢?」孩子那種挨批評的心情就無法在一定的時間之內復歸平靜,所以,最終導致反抗心理就高亢起來。可見,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對孩子的嘮叨是不能超過限度的,避免出現上述的那種「超限效應」,對孩子的教育力求做到「犯一次錯,只批評一次」。如果非要進行再次的批評,那也不應只是一味的簡單地重複,需要換個角度,換種說法,換個方式,這樣,孩子才不會覺得同樣的錯誤總是在被「揪住不放」,這樣,孩子心裡的厭煩心理、逆反心理也才會隨之減低。
那麼在和孩子溝通時,需要注意什麼呢?1,話不在多,意思點明就行中國有句古話:
「錢要花在刀刃上,話要說在點子上」。所以,父母的嘮叨,之所以無用,其實很關鍵的一點,就是說了無數句的話,可孩子根本就不知道你具體真正的是想要說什麼。
關於要把話說到點子上,在暢銷書籍《親密關係》一書中,就有提到過一個簡明扼要的表達方法——「XYZ陳述法」:將行為描述和第一人稱陳述結合起來,就構成了「XYZ陳述法」。
XYZ陳述法的格式為:「當你在Y情境下做了X的時候,我感到了Z」。其中「在Y情境下做了X」是行為描述,「我感到Z」是第一人稱陳述。也就是相當於:X代表具體的情境,Y代表著他人的具體動作行為的描述,Z就代表著自己的感受。很多時候當你的孩子在寫作業時磨磨蹭蹭的,父母通常就會說:
「你這孩子,怎麼會這麼不聽話呢,如果現在不好好的學習,將來只會有你吃虧的」。本來出於父母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是,希望孩子能快點把作業寫完,要好好學習,將來才不會吃苦,其實是一種對孩子未來的關心和擔憂。
可是,一旦當這「想法」轉變成「語言」後,卻就變成了指責和發泄,所以在這樣的溝通前提下,孩子當然是不會聽話的。那麼,如果合理運用上述的「XYZ陳述法」時,就可以這麼說:
「你的作業都沒寫完(X的情景),可還在玩其它東西(Y的具體行為),因此我很著急,擔心你作業寫不完,知識沒學好,就會耽誤你接下來的休息、娛樂和學習(Z自己的感受)。」所以,當孩子聽到你用這樣平靜而清楚的表述之後,就會覺得沒有一點多餘的情緒發泄,最後就會順其自然的去冷靜的思考和計劃本該屬於他的那些作業了。2,多說肯定的話,少給否定的說教在家庭教育中,為什麼會出現父母與孩子的溝通總是感覺不順暢?其實真正的原因是雙方沒站在同頻範圍之內,當父母和孩子在溝通時,孩子可能是在表達自我的需求和感受,而出於父母來說卻是在發泄自己的情緒,導致溝通的雙方,根本就沒有站在同頻的範圍,結果勢必就形成了南轅北轍的現象,不如人意。
比如一個孩子想在外面多和同伴玩一會兒,但媽媽卻說:不行,必須要趕著回去做飯。很顯然,此時,媽媽並沒有知曉孩子心裡真正的需求,而只是一心想著自己想要做的事,想要達成的目的,並且希望孩子也要達到自己的要求。而此時,如果媽媽能把這個「不」字去掉,然後換一種表達方式:「還有5分鐘,爸爸就要下班了」。可能結果就大不一樣了,孩子就會很樂意的跟著媽媽回去了。習慣了家庭生活的孩子,在沒有被「不」字刺激的情況下,自然也能相對平靜的聽懂媽媽所要表達的真正意思。試想一下,誰會樂意在被拒絕的情況下,還心甘情願的去與對方合作?
所以說,當父母在和孩子溝通時,要少一些強行的拒絕和指責,盡量多使用一些正面的話語:同樣是在面對不想回家的孩子,如果媽媽換種方式也可以說:
「媽媽看得出來你現在還不願意走,還想玩很長很長時間。玩得正高興的時候,真的是不想離開的哈。」並且還可以告訴孩子:
「其實,媽媽也想來接著陪你玩,問題是快遞員半小時之後就會來了」或者說:「我們先回去吃完飯了,一會再出來玩哈。」總而言之,如果父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多去傾聽孩子內心真正的需求,學會用「是」代替「不」用「好嗎「代替」「不行」,句末多用「哈」字,把「否定」變成「肯定」,以此就可以很好的建立起和諧平靜的一種雙向溝通環境,效率也會更好的。3,說一萬句話,不如做好一件事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這樣一段話讓我印象很深刻:
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受到教育者的意圖,他的教育效果就越大。其真正的含義就是,潤物細無聲,耳濡目染才是最有效的一種教育方式。
我國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在教育孩子時,就很少會採用苦口婆心地說要怎麼做,怎麼做,而是把要教給孩子的一些道理,用實際行動的方式去間接的告訴他們。比如他的一個愛好就是喜歡讀書,每天晚上在7點過後,就是他的讀書學習的時間。在這個時間段里,規定誰都不能去打擾他,無論天氣再炎熱、再嚴寒,也不會成為他無法靜心讀書的客觀理由。正是因他的這種「讀書無止境」的觀念和自己親身的實際行動,日復一日的,漸漸的就在孩子們中形成了耳濡目染,自然而然的也就跟著喜歡上了讀書,而且他們個個都是成就不凡。
小結:在家庭育兒教育中,比起言傳,其實身教才是更有利於孩子的教育,很多時候,用無聲的言行,比任何口頭的道理都有效。力求放下父母的架子,以一種朋友的身份,別俯下身子,而應該蹲下來和孩子說話,讓孩子感受到一種平等、尊重和友善,這樣,就會更進一步的拉近父母和孩子的心,從而緊緊地走在一起。
心近了,父母說的話,孩子自然就會願意聽。我是萌萌媽育兒經,致力於家庭育兒經驗的分享,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很樂意與大家互換育兒歷程上的心得體會,期待您的關注,快樂與您共分享!
聰明的父母,從不跟孩子「多說一句話」,3招教你做不嘮叨的父母
【導讀:】最近,在育兒圈的家長口中,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
「十個媽九個嘮,還有一個不嘮的,是因為爸爸嘮」。
其實,在現實的家庭教育中,嘮叨已成了許多父母對孩子的常態式教育,似乎成了嘮叨得越多,就越能傳遞出父母們對孩子的關心,並且孩子也會更容易理解和「聽話」。
深以為然!
「嘮叨」真的有如此神奇的效果嗎?
事實上,「嘮叨」真正含義就是指曾經說過的一些話,在當時並沒有產生任何的作用效果,從而由此引發的再一次或多次的重複說教。
所以,由此可以明顯的看出,「嘮叨」的出發點也許是好的,但從收效結果來說,卻是一種十分無效的教育方式。
那麼,既然「嘮叨」的這種教育方式是無效的,為什麼父母還不依不饒的會經常性的使用呢?
過度嘮叨,是對孩子的極度懷疑在今年的國慶節假期,我帶著孩子和附近幾個人一起組團去外地遊玩,我們就在旅行社指定的地點進行了集合,剛到那裡,恰好對面趕來了一對母女,孩子大概有7、8歲左右的樣子,但明顯的感覺到神情叛逆,一臉都不耐煩的樣子。
可在旁邊的媽媽卻陪著笑臉,一直都在給小女孩不停的說著什麼。
然後在上車後,整個車上就只有我兒子和那個小女孩兩個小孩子,不一會那個小女孩就主動的和我兒子打起了招呼,還邀請兒子過去和她坐在了一塊兒。
可是後來在旅行開始後,那個小女孩的媽媽就像打開的「說話的機器」一樣,一直就跟在小女孩的屁股後面不停的嘮叨著:
寶貝,別急,你要跑慢點兒,人多了小心待會兒走丟了;快點把頭髮給綁起來,你就不會那麼熱了;已經給你說了多少次了,在吃飯之前一定要洗手的……
終於,在旅行的最後一天吃晚飯時,那個小女孩才剛吃還沒兩口飯,她媽媽又急忙在旁邊說:「你吃慢點不行嗎,又沒人在跟你搶,急什麼呢」。
可是,還沒等她媽媽把話說完,小女孩就當著眾人的面,把碗和筷子使勁的往媽媽面前推了過去,然後氣呼呼地轉身就回到房間去了。
此時,在大家神態各異,驚訝的眼神里,小女孩媽媽滿臉的「尷尬」,想去安慰下她,都找不到可以伸手的地方。
常言道:
養兒一百歲,常憂九十九。
其實,這麼大的孩子了,的確也是會有很多不讓人省心的地方,但是這位媽媽的「人盯人式」的「嘮叨」,讓我都會覺得真像一隻蒼蠅一樣時刻在耳邊嗡嗡作響,可想而知,作為一個七、八歲左右的孩子哪裡能聽得進去她那嘮叨式的教育呢。
而且在她的話語里,可以聽得出幾乎儘是對孩子的不信任,似乎一旦孩子沒有了她的所謂提醒和指示,便會什麼事都做不了一樣。
著名作家劉震雲曾在一次論壇上提到自己在家庭親子教育時,就非常的反感運用那種嘮叨式的教育。
事實上,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那種「嘮叨式」的教育,究其本質在是在育兒過程中所產生的種種焦慮感,對孩子的未來沒有把握,並且也沒有找到合適的解決方案和發泄口,從而就幻化成了一種不良的負面情緒,在無形之中轉嫁給了孩子。
當然,如果在孩子年齡較小的時候,父母適當的採用「嘮叨」的方式,的確是可以起到一定的提醒和保護的作用,但是當孩子慢慢長大以後,隨著孩子個人的自主能力越來越強,自我性格突出以後,這種曾經的「嘮叨」在他們看來就會成為一種負擔,一種十分反感的方式。
從而就會造成:一方面給孩子帶來了困擾,在他們想去遵循自己的內心和父母的要求時,不知道應該如何作出正確的選擇。
另一方面,在父母的各種嘮叨里,充滿了許多的負面情緒和不信任感,就會讓孩子對自己失去信心,從而極容易產生一種逆叛的心理。
嘮叨和語言暴力的距離很近曾在知乎上有一個這樣的問題:最反感父母是什麼時候?
在下面評論中最高贊就是「父母嘮叨」的時候。
由此可見,在一個人厭煩,極度反感對方時,又怎麼可能聽得進去對方的言語呢!
事實上,「嘮叨」不僅不會讓人能依據你的話語去改變他自己,而且嘮叨和語言暴力之間的距離也非常的接近,中間就只隔著「無限重複」這四個字而已。
在家庭育兒中,很多的父母一般都是採用套路式的教育方式,先輕言細語、打感情牌等方式,來對孩子進行苦口婆心的擺事實、講道理,但凡孩子如果沒有一丁點的轉變,然後父母就會變為正式的嘮叨,而且聲音也會變得越來越大聲,話語的內容也會越來越難聽。一步一步的緊緊的逼近。
「嘮叨」就彷彿成了父母每天都會上演的「獨角戲」,很多時候而且還要強行的讓孩子作為觀眾,投入的觀看和配合到這一場景中去。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就即使是成年人都難以忍受的「嘮叨」,叫孩子又怎麼可能做得到呢,此時,父母看到孩子「油鹽不進、屢教不改」的樣子,原來的一線希望卻在一點點的變成了失望,所以,在情緒上自然是會受到嚴重的打擊的。
在生活中,當一個人在情緒不穩定時,於是說話的語氣、神情、內容等等,便會朝著難以控制,且可憎可惡的方向去發展。
在網路上也有人曾這樣去比喻「嘮叨」:
在魔鬼發明的那些所有惡毒辦法中,只有嘮叨才是最厲害的。它就像眼鏡蛇毒一樣,總是具有毀滅性,置人於死地。
的確,嘮叨就像是潛伏在空氣中的一種慢性毒藥一樣,最開始以「碎碎念」的形式,出現在父母與子女之間。
漸漸地,一旦嘮叨變得無力之後,就會升級成為可怕的「語言暴力」,最後就會滲透到孩子的生活中。
讓孩子被迫在自我、道德、情感、自信中糾結盤旋著,不知該如何做出選擇,無所適從。
聰明的父母,從不跟孩子「多說一句話」其實,很多家長的這種「嘮叨式」教育,在心理學上,是把它定義為一個名詞叫「超限效應」。
超限效應是指剌激過多、過強或作用時間過久,從而引起心理極不耐煩或逆反的心理現象。
這就好比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對花錢沒有計劃,看到什麼就去買什麼,結果就會發現錢在無形中會越來越少,等到要用時,就捉襟見肘,也看不到錢的力量了。
同樣的道理,在家庭教育中,語言的力量也是同樣如此,並不是說得越多,就越能起作用,而是能否打通彼此間溝通的通道。
超限效應在家庭教育中時常都有發生的。比如:
當孩子某次因為不用心而沒有考好時,父母就會一次、兩次、三次,甚至四次、五次的重複著對一件事作出同樣的批評,從而就會使孩子從內疚的不安再到不耐煩,到最後就會很反感討厭。一旦被「逼急」了,就會出現「我偏要這樣」的反抗心理和行為。
因為孩子一旦受到了批評之後,總是需要有一段時間才能夠去恢復心理的平衡,當受到重複的批評時,在他的心裡就會嘀咕:「怎麼老是這樣對我呢?」孩子那種挨批評的心情就無法在一定的時間之內復歸平靜,所以,最終導致反抗心理就高亢起來。
可見,在家庭教育中,家長對孩子的嘮叨是不能超過限度的,避免出現上述的那種「超限效應」,對孩子的教育力求做到「犯一次錯,只批評一次」。如果非要進行再次的批評,那也不應只是一味的簡單地重複,需要換個角度,換種說法,換個方式,這樣,孩子才不會覺得同樣的錯誤總是在被「揪住不放」,這樣,孩子心裡的厭煩心理、逆反心理也才會隨之減低。
那麼在和孩子溝通時,需要注意什麼呢?1,話不在多,意思點明就行
中國有句古話:
「錢要花在刀刃上,話要說在點子上」。
所以,父母的嘮叨,之所以無用,其實很關鍵的一點,就是說了無數句的話,可孩子根本就不知道你具體真正的是想要說什麼。
關於要把話說到點子上,在暢銷書籍《親密關係》一書中,就有提到過一個簡明扼要的表達方法——「XYZ陳述法」:
將行為描述和第一人稱陳述結合起來,就構成了「XYZ陳述法」。
XYZ陳述法的格式為:「當你在Y情境下做了X的時候,我感到了Z」。其中「在Y情境下做了X」是行為描述,「我感到Z」是第一人稱陳述。也就是相當於:X代表具體的情境,Y代表著他人的具體動作行為的描述,Z就代表著自己的感受。
很多時候當你的孩子在寫作業時磨磨蹭蹭的,父母通常就會說:
「你這孩子,怎麼會這麼不聽話呢,如果現在不好好的學習,將來只會有你吃虧的」。
本來出於父母真正想要表達的意思是,希望孩子能快點把作業寫完,要好好學習,將來才不會吃苦,其實是一種對孩子未來的關心和擔憂。
可是,一旦當這「想法」轉變成「語言」後,卻就變成了指責和發泄,所以在這樣的溝通前提下,孩子當然是不會聽話的。
那麼,如果合理運用上述的「XYZ陳述法」時,就可以這麼說:
「你的作業都沒寫完(X的情景),可還在玩其它東西(Y的具體行為),因此我很著急,擔心你作業寫不完,知識沒學好,就會耽誤你接下來的休息、娛樂和學習(Z自己的感受)。」
所以,當孩子聽到你用這樣平靜而清楚的表述之後,就會覺得沒有一點多餘的情緒發泄,最後就會順其自然的去冷靜的思考和計劃本該屬於他的那些作業了。
2,多說肯定的話,少給否定的說教
在家庭教育中,為什麼會出現父母與孩子的溝通總是感覺不順暢?其實真正的原因是雙方沒站在同頻範圍之內,當父母和孩子在溝通時,孩子可能是在表達自我的需求和感受,而出於父母來說卻是在發泄自己的情緒,導致溝通的雙方,根本就沒有站在同頻的範圍,結果勢必就形成了南轅北轍的現象,不如人意。
比如一個孩子想在外面多和同伴玩一會兒,但媽媽卻說:不行,必須要趕著回去做飯。
很顯然,此時,媽媽並沒有知曉孩子心裡真正的需求,而只是一心想著自己想要做的事,想要達成的目的,並且希望孩子也要達到自己的要求。
而此時,如果媽媽能把這個「不」字去掉,然後換一種表達方式:「還有5分鐘,爸爸就要下班了」。可能結果就大不一樣了,孩子就會很樂意的跟著媽媽回去了。
習慣了家庭生活的孩子,在沒有被「不」字刺激的情況下,自然也能相對平靜的聽懂媽媽所要表達的真正意思。
試想一下,誰會樂意在被拒絕的情況下,還心甘情願的去與對方合作?
所以說,當父母在和孩子溝通時,要少一些強行的拒絕和指責,盡量多使用一些正面的話語:
同樣是在面對不想回家的孩子,如果媽媽換種方式也可以說:
「媽媽看得出來你現在還不願意走,還想玩很長很長時間。玩得正高興的時候,真的是不想離開的哈。」
並且還可以告訴孩子:
「其實,媽媽也想來接著陪你玩,問題是快遞員半小時之後就會來了」或者說:「我們先回去吃完飯了,一會再出來玩哈。」
總而言之,如果父母能站在孩子的角度,多去傾聽孩子內心真正的需求,學會用「是」代替「不」用「好嗎「代替」「不行」,句末多用「哈」字,把「否定」變成「肯定」,以此就可以很好的建立起和諧平靜的一種雙向溝通環境,效率也會更好的。
3,說一萬句話,不如做好一件事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這樣一段話讓我印象很深刻:
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受到教育者的意圖,他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其真正的含義就是,潤物細無聲,耳濡目染才是最有效的一種教育方式。
我國著名的科學家錢學森在教育孩子時,就很少會採用苦口婆心地說要怎麼做,怎麼做,而是把要教給孩子的一些道理,用實際行動的方式去間接的告訴他們。
比如他的一個愛好就是喜歡讀書,每天晚上在7點過後,就是他的讀書學習的時間。
在這個時間段里,規定誰都不能去打擾他,無論天氣再炎熱、再嚴寒,也不會成為他無法靜心讀書的客觀理由。
正是因他的這種「讀書無止境」的觀念和自己親身的實際行動,日復一日的,漸漸的就在孩子們中形成了耳濡目染,自然而然的也就跟著喜歡上了讀書,而且他們個個都是成就不凡。
小結:在家庭育兒教育中,比起言傳,其實身教才是更有利於孩子的教育,很多時候,用無聲的言行,比任何口頭的道理都有效。
力求放下父母的架子,以一種朋友的身份,別俯下身子,而應該蹲下來和孩子說話,讓孩子感受到一種平等、尊重和友善,這樣,就會更進一步的拉近父母和孩子的心,從而緊緊地走在一起。
心近了,父母說的話,孩子自然就會願意聽。
我是萌萌媽育兒經,致力於家庭育兒經驗的分享,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很樂意與大家互換育兒歷程上的心得體會,期待您的關注,快樂與您共分享!